隨著十一長假如白駒過隙匆匆結束,2021年的假期余額也正式宣告清零,所有在心底的意猶未盡,或許只能化作一縷期待,記在新一年的愿望清單之上。
10月11日,龍湖集團“2021龍湖龍民節”正式啟幕,作為全國“龍民”的專屬節日,豐富的活動在十一長假后延續三周時間,讓人們節日的儀式感重新上線。
在這個節日中,無論是社區里的業主,天街里的消費者,冠寓里居住的城市青年,塘鵝租售門店內的顧客亦或是椿山萬樹里安享晚年的長者等等,在龍湖集團已布局的豐富城市場景里,人們都有著一個統一身份,即是“龍民”。
在珠海,參與龍民市集的冠寓青年們
有了這層身份,自然就有了歡樂的理由。作為一位資深龍民,上海的張阿姨跟女兒一家過去在龍湖小區已住了4年,也參加了4年龍民節。
在張阿姨看來,龍民節已經與傳統節日無異,與一些新朋友相遇、結識,以及龍民節所特有的節日氛圍,是張阿姨每個秋天里固定的期待。
在今年8月,隨著張阿姨正式搬進椿山萬樹閔行頤年公寓,這位“資深龍民”的身份也發生了改變,而不變的是她依然不想錯過這個秋天的節日。
10月14日,張阿姨整理好身上的旗袍,一頂紅帽格外搶眼。一旁的攝影師不禁贊嘆:“阿姨氣色哪能介好,一點也不像70歲?!?/p>
變換身份的資深龍民張奶奶
新的一年龍民節里,復古裝拍照、抽盲盒、和90后PK玩游戲,在椿山萬樹里的張阿姨依然開心得不亦樂乎,龍民節沒過幾天,便依然如往年,認識很多老老少少,諸多新的朋友。
似乎一切都是熟悉的氛圍。如張阿姨所說,“搬來搬去總歸還是龍民,哪里都能過龍民節”。
沿著這份獲得幸福感的線索,龍民節已從2015年走到了2021年,隨著活動逐年推陳出新,“龍民節”的涵義也在不斷被擴展。
多年來,龍民節一直在嘗試通過豐富的活動主動拉近人們的社交距離,打造和諧友善的社區生活,不斷為業主們帶來全新的生活方式。與此同時,也希冀龍民節不僅是龍民的歡樂節,還能通過理念與形式的創新,觸及或影響更多人群。
一直以來,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呈現多樣化、多層次、多方面,在文化、養老、社區生活等不同維度之下,簡單且豐盛的節日均是帶來更豐富生活體驗的途徑,也是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的重要來源。
在系列的活動中,龍民節為龍民創造更多生活的幸福感與文化認同,通過品牌理念的層層傳遞,為龍民提供真實的關懷,促進鄰里情感融通;同時,在空間與服務上不斷探索,為龍民創造更多生活儀式感。
在龍民節里感受漫長佳節的每刻幸福,將愛與善意的傳遞中更多身邊人,是龍湖的愿景,自然也是龍民們生活的寫照。
8小時前
8小時前
1天前
1天前